新型多维复用光互连机制的需求与战略

发布时间:2020-08-17浏览次数:720

报告题目:新型多维复用光互连机制的需求与战略

报告人:袁小聪教授   深圳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

报告时间:818日(星期二)下午 150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  416 773 128

报告邀请人:  高雷

报告摘要: 短距离光互连在高性能计算和数据中心发挥重要的作用,受到学术界和相关产业的高度重视。本报告针对该领域的重大需求,分析模式复用机制的机遇,重点介绍新型奇点光束,包括相位奇点的轨道角动量光束(OAM)和偏振奇点的柱矢量光束(CVB),在提高光通信容量方面的应用,并探讨不同复用机制的多维复合可行性。

报告人简介:袁小聪教授,深圳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光学学会会士(FCOS)、美国光学学会会士(FOSA)、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InstP)、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SPIE)。入选广东珠江人才计划第五批领军人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光学仪器本科及硕士学位(19851988),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博士后(1994-1999),1999-2008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微电子系任教(获终身教职),2008-2013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任特聘教授,2013至今在深圳大学任特聘教授。在奇点光学、光学旋涡、新型光束与表面等离激元调控及其在光学操纵、高灵敏传感、超分辨显微成像、新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等方面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现任《Advanced Photonics》共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