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CLT锯齿振荡模拟研究
报告人:马志为 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9日 上午10:00
报告地点:物理科技楼101
报告摘要:这个报告将展示研究团队利用CLT开发的磁流体计算程序。聚变装置中的等离子体在宏观条件下可视作磁流体,通过磁流体程序的计算分析,可知聚变装置内等离子体的运行情况,其模拟使用的参数对于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此报告里,将介绍CLT程序在计算精确度和效率上存在较大的优势,并展示了CLT程序关于锯齿振荡的三个研究成果:霍尔效应导致锯齿振荡过程中的压力快速崩塌、次级磁岛或霍尔效应导致的非完全重联、不同等离子体粘滞系数引起的锯齿振荡行为改变以及三维非轴对称稳态磁场结构的参数空间。锯齿振荡为托卡马克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它对等离子体的约束和输运以及磁流体不稳定性有重要影响,锯齿振荡过程中温度的快速崩塌时间尺度,非完全重联发生的物理机制和锯齿振荡演化至稳态的物理机制等关键问题还有待研究。
报告人简介:马志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特聘教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1994年获得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美国爱荷华大学博士后,1996年美国爱荷华大学高级研究员,2003年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 2006年浙江大学聚变理论与模拟中心教授。对等离子体中的磁重联过程的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方面所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国际等离子体物理领域最先研究霍尔(Hall)效应对磁重联过程影响的研究者之一,并最先成功地利用Hall MHD磁重联模型解释了实际实验室和空间等离子体中一些重要观察现象。在磁约束聚变方面,独立自主开发了国内第一个三维环位形磁流体程序CLT和第一个三维环位形磁流体粒子混合模拟程序CLT-K。利用CLT程序研究了Tokamak中环向转动对于撕裂模作用以及不同形式的外部驱动电流对撕裂模不稳定性的控制,还进一步利用CLT研究了Hall效应对单、双撕裂模不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CLT-K程序研究了Tokamak中高能量粒子驱动的EPM以及高能量粒子驱动的环形阿尔芬波本征模与撕裂模的相互作用。已发表SCI论文130多篇,引用近4000次, H-inde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