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表面波的光声显微成像

发布时间:2020-10-30浏览次数:839

报告题目:基于光学表面波的光声显微成像

报告人:袁小聪教授  深圳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

报告时间:20201031日 下午4

报告地点:物理科技楼105

报告邀请人:苏州大学星空网页版   蔡阳健  教授

报告摘要:基于光学表面波的折射率传感由于具有无标记、无接触、灵敏度高、超快时间响应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相关研究中。针对组织层面的光声显微成像,我们构建了基于表面等离传感的光声显微系统,具备百帕级声压灵敏度、~200MHz频带宽度、4.5µm横向分辨率、7.6µm纵向分辨率、以及反射模式成像能力等多重优势,从细胞尺度上清晰呈现了活体小动物皮肤血液微循环的三维形态特征,这一新型光声检测与成像方法突破了压电超声换能器的技术瓶颈,有利于推动光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基于光学表面波的传感成像作为一种高精度定量化的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精准诊疗方面必将具有重要价值。

报告人简介:袁小聪教授,深圳大学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士(FOSA)、英国物理学会会士(FInstP)、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FSPIE)、中国光学学会会士(FCOS)。入选广东珠江人才计划第五批领军人才。

天津大学精密仪器工程系光学仪器本科及硕士学位(19851988),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 物理学博士学位(1994),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博士后(1994-1999),1999-2008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微电子系任教(获终身教职),2008-2013在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任特聘教授,2013至今在深圳大学任特聘教授。在奇点光学、光学旋涡、新型光束与表面等离激元调控及其在光学操纵、高灵敏传感、超分辨显微成像、新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应用等方面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包括Science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等。现任《Advanced Photonics》共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