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位:博士
毕业院校:香港科技大学(HKUST)
电子邮箱:phzshi@suda.edu.cn
办公地址:苏州大学本部 物理科技楼
联系电话:+86-512-6522-4893 (实验室)
|
1029 访问 |
最新上线 |
个人简介教育和工作经历 2012 –至今副教授,苏州大学星空网页版,软凝聚态物理与交叉研究中心,苏州,江苏 2013. 04-07访问学者,慕尼黑工业大学物理系,慕尼黑,德国 2008 – 2012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香港 2002 – 2005硕士,南京大学物理系,南京,江苏 1998 – 2002学士,安徽大学物理系,合肥,安徽 研究兴趣 以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UHV-STM)为主要研究手段,原位设计制造单原子级精确的低维有机纳米结构(on-surface organic nanoarchitectures)、表征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研究其形成机制: (1)固体(金属,介电体,石墨烯)表面的超分子配位自组装(supramolecular coordination self-assembly)及金属-有机低维纳米结构(low-dimensional metal-organic nanoarchitectures)的物理和化学; (2)表面共价有机纳米结构(on-surface synthesis)的精准构筑与性质表征; (3)新型二维材料(two-dimensional materials)的制备与表征; (4)表面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的组装与功能表征。 招生 课题组欢迎物理、化学和材料背景的优秀学生报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欢迎email联系! 实验设备 超高真空扫描隧道/原子力显微镜 Ultrahigh Vacuum Scanning Tunneling/Non-Contact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UHV-STM/nc-AFM), Aarhus 150 (SPECS)@ 物理科技楼−41室 团队成员 李建翎(2024级) 毕业学生 黄欣欣(2023级,转专业)潘润锐(2021级);许进(2021级);汤容雨(2020级);史记伟(2019级);范存蕊(2018级);梁慧芳(合作培养,2017级);邢帅鹏(2016级);宋洋(2014级);王余旭(2013级) 近五年代表论文(ResearchGate 论文列表链接) 科研项目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972101 金属-有机配位键模板法制备表面共价纳米结构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1303113 金属表面受限的多组份超分子配位自组装的研究 1.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BK20130285 绝缘表面上的超分子配位自组装的研究 教育经历工作经历社会职务研究领域社会职务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论文科技成果 软件著作 专利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实验组有多个研究方向,欢迎有物理,化学或生物背景的考生报考。 |